中国调理食品产业起步于出口外向型食品企业,以外资和合资形式为主,利用中国农副产品原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加工出口到调理食品的消费大国(以日本为主)。近年来,由于出口门槛提高和国内市场的变化,相当一批调理食品企业面临转型,将中国本土消费市场作为企业经营开发的重点方向。
图片来源:聚九元
目前,我国的调理食品发展形势较好。从最初的饺子、包子、烧麦、汤圆、粽子等主食类产品开始起步,发展到现在的中式预制菜肴、西式半成品、地方风味小吃、各大菜系的名点名肴。
调理食品面临的发展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食品产业结构单一的矛盾已逐渐显现,消费者对各种具有安全、营养、卫生、方便的调理型、生鲜型快餐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从调理加工食品行业现阶段的情况看,该行业目前面临如下重要的共性问题:调理食品的标准十分匮乏,尤其是在调理食品的界定和术语方面,缺乏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规范;
面对国内越来越大的消费市场和差异化的消费人群,如何提高调理食品的营养性和健康性是目前调理食品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食品安全方面,如何实现全产业链的质量控制,尤其是优质原料的供应保障,是目前环境状况制约产品质量的重要表现。另外,高端调理食品的生产原料浪费率在60%以上且对人工大量依赖,因此开展原料的综合利用和自动化新技术的研究也是行业面临的重要难题。
调理食品的发展建议
调理食品具有食用方便快捷,差异化的产品满足了不同人群对营养的不同需求,适应了人们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的需求,符合社会发展方向。
1
建立高品质原料供给基地
调理食品行业产品品种多,原料类别多,大型食品企业生产调理食品所用原料达上千种,每种原料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但大多原料由农民个体种植,很难对每批原料都进行安全和质量控制,给行业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控制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亟待建立优质原料基地以从源头解决原料质量的稳定和安全控制问题。
2
完善生产加工技术体系
调理食品产品种类多,工艺过程多,原料品种多,手工作业多,流通环节多,食品安全风险更大,安全控制问题更多。由于使用肉、蔬菜等生鲜农产品作为生产的主要原料,以及在后端产品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冷链保障不足,从而容易引发产品安全风险。亟需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体系的生产加工技术体系,解决安全控制薄弱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3
加快储运过程冷链建设
调理食品与普通包装产品的重要区别就是在储运过程中需要有冷链的支持。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调理食品的需求量呈增长态势,人们对调理食品产品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运输过程中温度不稳定、销售环节不能保证合适的低温等都是产品发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由此,加快冷链流通环节的建设愈发显得重要。
图片来源:聚九元
4
加强行业产品标准研究
调理食品作为新兴的食品工业的一员,产品标准从无到有,形成了一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多个产品标准的框架。由于过去缺乏基础数据的研究,在制订标准时难免在数据参考及合理性配置上缺乏科学性,由此产生的多次细菌门、金黄色葡萄球菌事件等,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科学的标准不仅是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标准体系的完善,应加强调理食品标准的制、修订,以适应食品行业发展的要求。